创业者投资人必看!你们可能会因为这四件事撕逼

  • 2018-10-03 09:48
  • 青年创业网

  笔者在管理咨询界奋战多年,后来转战产业投资和早期基金,接触和辅导了大量创业公司和转型公司,深知创业维艰,见过他们意气风发、重整山河的时刻,也见证他们为第二天员工工资的发放而打遍通讯录里所有电话,刷爆所有信用卡,有的还走上了跑路、清盘移民、纵身一跃。。。。。。

  这两年经济的加速下滑和传统产业的高企,也造成越来越多的老创客们收手或转换门厅,许多二代金融、企管、海外留学归来,不屑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纷纷投身金融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老树发新芽——孵化新的项目,也有对原有产业进行互联网+的改造。

  在产业界纷纷转产、互联网+改造、新三板挂牌、海外建厂的时刻,投资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变革,许多的天使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纷纷涌现、众多的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机构出现、上市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都纷纷布局项目前端早期阶段,而国家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从体制上进行了经济方面的创客红利。

  许多的中小企业纷纷挂牌,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公司纷纷获得融资,而在这背后是更多手足无措,对接失频的创投双方,有的因为对创投行业的不了解而纷纷指责和撕逼,在这过程中有几个案例分享,以期给后来的创业者减少试错,给投资方以更多的彼此理解。

  交易细节存误解。一个发生在年后,一家公司在朋友圈和媒体圈引爆了一家新创基金没有按时打款的重磅新闻。而投资方的好朋友也很委屈,上面很清晰的写着打款交付的日期,而引起纷争的恰恰是对工作日的误差理解,投资方按照行业例行的方式对交割日做了约定,但创业者对日期也有自己的理解,后来投资方及时的做了说明按约打款。虽然事情解决了,但给创投双方都带来了一些不愉快。同时,对投资同仁感触也很大,我们就对早期的一些项目创始人加大了磨合时间,并增加了一些关于法律、财务、投融资的一些辅导模块,在尽调过程中也拉长了时间,以减少投后过程中的摩擦和矛盾。

  接触方式引反感。堵门,这是一个令创投双方都很尴尬的场景。很多创业者如果不是山穷水尽,确实也不可能兵走险着,但效果确实不佳。我有很多投资朋友都遇到过此种情形,可是这种情形换来的其实大多是惋惜,十动然拒基本是堵门的后果。我也了解了很多创业者的想法,其实他们更多的是对创投机构不了解,也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接触和对接,于是选择了这种方式。至于类似于堵门的形式,在创业大街上举个牌,唱歌,演讲,实在是不胜枚举。

  这种情况的出现,投资人也很无奈,其实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在投资区域、投资阶段、投资行业、投资金额、投资标的(团队;商业模式;数据;是否已投竞争对手)等领域都有清晰、明确的规定,而接收项目计划书、筛选标准、初步接触、内部上会、尽调、投资谈判、投后管理也都有自己独属的管理体系,如果创业者没有提前背书,通过网站、中间人、中介、媒体等渠道提前去了解这些,往往会出现频道不一致的地方,结果就是投资人很无奈,创业者很失落。

  谈判策略没找对。企业通过买卖产品来实现营收和盈利,创投通过买卖企业来创造财富和价值。对企业而言更擅长于产业经营,而在资本运营方面,整个企业生命周期很可能只会经历有限的几次融资行为,而创投机构则不然,投资融资就是其基本业务。所以创投双方在整个投资谈判中,往往因为彼此的不理解而互相埋怨,甚至反目成仇。

  既然是谈判,就是妥协的艺术。企业可以为了抢占市场,可以牺牲短期利益,也可为了提升盈利,而透支企业未来,尤其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市场争夺中,孙子兵法是必备的战术指导。放在投资谈判中也同样适用于投资机构,一家优秀的投资机构往往可以用谈判和投后增值服务争取到较低的股权价格,这样随着企业股权的增值,变现的时候才会有较高的投资回报。而企业这时也会引入多家有兴趣的机构,竞相竞价来抬高估值,这都是双方在估值方面的斗智斗法,是很正常的商业策略。

  投后管理起争执。投资机构进场后,财务和治理的规范首先会被提出,以期规范公司运营和管理,并通过后续融资、引进人才、对接资源等手段,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规模,进而提高股权价值。而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企业存在的一言堂、经营决策、财务规范、透明运作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改善和改造。这个鹰之再生的过程,往往很痛苦。如果按照长远的预期和阶段性的进展成果来看,好的时候,彼此水乳交融,缺一不可;差的时候,彼此反目成仇,缺我不可。

  以上发生的几种情形,不管是关于交易细节-工作日,还是接触方式-堵门,过程谈判,投后管理,往往来自于创投双方的不了解和不理解。我们本着换位思考,要想知道打个颠倒的方式做一下简单的梳理和借鉴。

  从创业者角度:

  1。创业项目本身会有一定行业归属和发展速度,同时也会处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创意阶段;公司创立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转型阶段等),对资源的要求(资金或带产业资源的资金),筹资方式(产品众筹;股权众筹;早期基金;产业集团),在对自己项目进行系统梳理情况下,可以对适合自己目前阶段的资源做出一个对应的图像出来,然后按图索骥。

  2。自己搜索相关的行业投资案例,然后顺藤摸瓜找到背后的投资方,并对投资方做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网站;行业协会;媒体;行业同仁;中介等),接下来集中火力,对接或打通与投资人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媒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中间人等环节,引起投资人的关注,进而争取与其更多更深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原标题:创业者投资人必看!你们可能会因为这四件事撕逼|投资人|必看|你们)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