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重构下:如何寻找价值投资洼地?

  • 2019-05-14 11:28
  • 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资本环境下,二级市场萎靡不振,一级市场募资难向下传导,创业企业估值缩水,哪些行业仍具有投资价值?投资机构在下行市场应有怎样的投资策略,如何寻找价值洼地?

  12月11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8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上,来自鼎晖投资、毅达资本、华映资本、华兴资本、弘基金、红杉中国、汇桔网的诸多嘉宾围绕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鼎晖投资张海峰:今明两年可能是估值重构的转折年

  鼎晖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方面,有两个团队:一是,做并购基金的团队,主要做全球性的跨境整合、并购交易。另一个是,我所在的创新成长投资团队,聚焦在早期和成长期投资,投资方向为医疗健康、大消费、人工智能。

  我们谈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围绕两个关键词——寒冬和纠结展开。寒冬指市场,纠结指投与不投。我们的体会是,无论是国内市场、国外市场,还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2018、2019年可能是估值重构的转折年。

  过去是理想状态,未来是理想回归现实。过去我们在投资估值的时候,更多关注项目的成长性,主要看用户数量、点击率、转化率、留存等具体的业务数据。将来我们可能是以盈利性指标为主,回归到现金流、利润等。

  毅达资本尤劲柏:经济下行是投资好时点,硬科技投资依然坚挺

  毅达管理的基金产品覆盖天使、VC和并购,我们在原有业务基础上,长期积累了行业深度和宽度。江苏高投从2005、2006年就开始分事业部开展行业研究和投资,在总部有六个事业部,基本可以覆盖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清洁技术、先进制造、TMT 、大健康、文化产业、服务业,这是我们的宽度。同时,每个团队、每个投资经理都有系统的方向,保证了足够的深度。有了这样的行业宽度和深度,我们就可以从早期项目到后期的并购项目进行全系列覆盖,并且实现前后阶段的协同。

  比如我们的并购业务可以帮助解决早期项目的退出问题,也可以帮助原来投的项目上市以后的再成长、再扩张,通过并购的方式进一步赋能。所以各条线的业务是相互促进的,完全深耕行业开展工作。

  最近大家都在谈资本寒冬,我认为,今年乃至明年应该是正常的市场估值理性回归期。之前行业泡沫过重,还是要回归到价值投资本身。此前可能讲一些概念和题材,就能获得很高的估值。但这种商业模式最终能否转化为现金流和利润还有待观察,毕竟现金流和利润才是最终估值的基础。

  今年我们看到一些相对传统行业、纯模式类的项目,估值在向下走。但是真正的好项目估值永远都很高,特别是“中兴事件”后,硬科技项目的估值特别坚挺。最近科创板呼之欲出,市场上也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接到的很多案子开口报价是10亿、30亿或40亿人民币以上的估值,基本是按照科创板上市的估值标准在报价。可见,科创板概念项目的估值也依然很高。

  在我们看来,虽然目前行业比较冷,但经济下行周期是投资的最好时点。在这个时点,我们不渴望找到价值洼地,但是起码能找到合理的估值,不必像过去那样用很高的估值去追逐好项目。

  另外,这一轮一、二级市场调整确实会误伤一些企业。比如一些相对传统但刚需的企业,它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其中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值得把握。一些真正代表未来的硬科技、高科技企业,虽然估值看起来贵,但如果成长性很高,完全可以扛起现在的高估值,也是值得重点关注和投资布局的。

  华映资本季薇:文娱投资有寒潮也有热度

  我觉得投资行业“冷暖两重天”的状况较为明显,比如在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下,文娱等行业的投资比较冷。但同时科技类公司的估值今年又上升很快,今年我们早期投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到年底估值已经翻了10倍以上。

  具体到文娱领域,其实也是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冰”首先指政策对内容行业的影响,如内容监管、税收等。第二,巨头都在文娱领域布局,新的创业公司还有多少切入机会?第三,就行业本身来说,内容创业公司也有天花板和持续性的问题,会影响后续PE机构的支持态度。所以这些因素影响文娱领域的投资热度,甚至有一些母基金对文化领域的投资都在大大缩减。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文娱领域依然有热度:第一,中国人均在文娱方面的消费是下降不了的,精神消费是刚性需求。第二,优质内容的生命力在加长,多文本、多内容形态代替了原来的单一内容形态。同时,内容的商业变现能力在加强,这种付费习惯是不可逆的。文化跟消费等的结合度在加强,所以我们又看到行业整体的可持续性。另外,面向新兴人类的内容消费习惯和兴趣,有新平台在兴起,我觉得还是有蛮多机会的。

  华映资本的投资策略主要侧重两方面:一是加强整合能力。因为存量市场巨大,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优秀的头部项目,我们希望基于这些头部项目去做深度的、围绕核心企业的整合。尤其是在一、二级市场估值体系明显不对称的状态下,投资机会更加明显。如何利用估值体系的不对称,做好现有核心企业的整合?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二是,加强复合能力,例如,我们从文化到消费方向的投资,如何在消费领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管理供应链等,需要消费团队有这方面的培养、学习过程。

  华兴资本项威:未来两三年最大的机遇来自流动性

  华兴的投资管理业务从2013年正式开始启动,到今天在管理规模已经达到40亿美金。在华兴新经济基金之外,我们还有一只华兴医疗产业基金,所有的基金都是美元和人民币双业务。我最初加入华兴是任职华兴新经济基金,负责TMT行业的投资。后来又参与组建华菁证券,也曾担任华菁证券的董秘。

  根据我们的观察,私募股权融资方面在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度都没有感觉到明确的寒冷,第四季度从我们自己内部的数据来看,整个早期VC市场正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头部项目依然能够获得融资,但是巨头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预测明年的创投市场不会特别乐观。

  从资产端来说,2018年新成立创业公司的数量较2015、2016年高峰下跌的幅度非常大,这意味着未来没有那么多的创业公司可以给大家投资了。我们认为,未来两三年最大的机遇是流动性,谁能创造流动性,就能在市场上立足。同时这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资金端,都会有大量的参与者被淘汰出局。

  从投资策略、投资节奏上讲,我们明显放慢了在TMT领域的投资速度。可能在三四年前,华兴有60%的项目属于消费互联网领域,但现在只有30%的是消费互联网,剩下70%更多地与产业和科技相关。

  我们对过去十几年的1700多家由PE和VC支撑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发现,这里面有明确的资产板块轮动。过去六七年,无疑是移动互联网这一波,涨得最快、资产质量最好。但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有这么迅猛优质的投资机会了,大家可能更要看基本面、看长远。对投资机构来说,看谁有更长期、更便宜、更高质量的资金,谁就能在市场上把握先机。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机遇。除了我刚才说的流动性这个主题外,机会还非常多,比如涉及进口替代的高精尖制造、大量的医疗器械耗材方面等。

  弘基金孙铭辰:投资应把握周期性、趋势性和全球市场定位

  弘基金主要聚焦于不动产领域投资,做全球资产的配置。不动产领域有三大市场,增量市场、存量市场、资产证券化市场,我们主要布局存量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市场。

  所有的投资殊途同归,基本都是周期性投资和趋势性投资。目前不动产领域的新增市场遇到挑战,但存量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市场还是非常好的市场。

  对于中国来讲,有四次产业升级:第一次,是轻工业;第二次,是家电、彩电、白电行业;第三次,是基础设施及通讯行业;第四次,是汽车与房地产。现在房地产和汽车完全是供给过剩的两个行业,国家需要进行调控,这是趋势和未来。

  房地产的产能过剩情况一定会产生价值的重估,增量市场是趋向于紧缩,但地域性又非常明确,存量市场不一样。2013、2014年整个市场也是流动性的紧缩,增量、存量市场处于比较冷的阶段。但是2015、2016年资本市场放开,资金量比较活跃,导致整个不动产市场的快速上升,再到今年整个周期性的调整以及不动产市场的再回调,这种周期性是由资金属性决定的。

  中国的资金不像欧美的老钱,不像日韩沉淀资金运营的钱,也不像中东石油的钱。中国的资金是杠杆体系下的资金,它没有沉淀性、抗周期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资本寒冬来了。但是在不动产领域尤其是存量市场,它是资本收购的盛宴,这是不同周期体现的不同视角。

  对于外资市场,很多大外资在2014、2015年中国资本热流的时候撤出中国市场。但从去年开始,各路国际资本都在聚焦中国市场。因为他们看到了的价值体现不一样,增量市场的价值体现来自于供需矛盾,属于买卖逻辑,房子建好快速出售,换取现金流。存量市场来自经营性、运营性逻辑,经营性现金流决定资产价值。所以这些国际资本非常理性,当我们中国资本遇到紧缩的时候,他们快速进入中国,进行资产收购,这也就是我想说的资产的价值。

  另外整个投资的现状都是相对的,可能对于我们一些内资来讲,在当前的视角下认为是冷静的形势。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中国的再看国际的,可能就不一样。投资一定要看周期性、趋势性以及看全球对不同资产的定位。

  红杉中国顾翠萍:医疗健康投资在寒冬中依然涌现机会

  很多人说资本寒冬,但我感觉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医药及技术还是非常新兴的产业,并且处于快速成长期。首先,从生物医药板块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说,中国相对而言还比较小。中国的生物医药板块不管是在投资、投入还是整个产业的建设上,我们有足够的增长空间。第二,比起其他容易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医疗健康行业属于相对刚性的行业,与周期的关联度属性较弱。第三,从真正科技创新的速度来说,最近十来年有很多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包括肿瘤的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这些都给了我们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信心,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并没有感受到寒冬,投资机会依然涌现。

  汇桔网李文超:未来热度将围绕科技创新展开

  知识产权领域不是寒冬,我觉得是春天。是否寒冬从整体上来讲,其实应该是动态平衡,某一块寒冷,必然要把温度挤向另外一块领域。比如最近提出的科创板,真正看重技术创新,以后的热度可能是在围绕科技创新展开,而不是过往的模式创新。

  第二,我们有一个产品叫汇桔云,一直围绕知识产权的相关热度做大数据收集、分析、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导向已经出现变化。中国到目前为止持续近十年,是知识产权授权量的全世界第一。现在国家政府部门更多地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手段阻止垃圾专利,或者说模仿专利的诞生。

  所以我觉得后续整个的热度会集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回归到知识产权领域,我们永远要注意两个维度,一是法律的稳定性,二是技术的创新性,从风控角度讲也是这样。

  原标题:估值重构下:如何寻找价值投资洼地?|财经频道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