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 创投机构如何应对投资难?

  • 2019-05-13 10:33
  • 证券时报

  受限于募资难的大环境,国内诸多创投机构在投资上出手愈发谨慎。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量5024起,涉及投资金额合计达到5795.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0.7%。

  风口缺失、前瞻性技术项目尚未真正落地、大量替代型先进技术企业成长性不确定,给创投基金在选投项目上带来新的困难。在日前举办的“变革中的中国创投业:新机遇与新挑战”高峰论坛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下创投行业正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要应对“投资难”,首先要从勤练内功开始。

  年内创投机构数量

  或锐减六至七成

  “困惑”、“迷茫”是当下许多投资人共同的感受。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直言,自从1997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以来,今年是他最困惑和迷茫的时候。

  罗飞坦言,之所以感到困惑和迷茫,是因为以前投资一个公司和团队,心里是有底气的,会知道大约回报是多少,但现在你会发现,无论你有多优秀,基金回报也没有多少。如今退出的不确定性太大,优质的项目太少,最后的结果就是投资不可控,自然而然也就迷茫了。

  “挑战和机遇是分不开的。”盈富泰克总经理周宁认为,目前国内存在消费升级和多元化以及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当下的企业需要对接全球产业链,因此需要建设自己的技术平台和标准,建设自己的产业生态。

  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指出,当前对于创投机构而言,投资真的不难,难的是投资之后的事情。“以前有高速发展的市场推动企业往前走,现在传统市场受到影响,新的创新技术的市场还需要等待,这种无助感让人很困惑。对于创投机构而言,可以在团队中加入更多产业出身的人员,在合作伙伴里面加上产业的资源,能够帮助创投机构和被投企业都更快速成长起来。”

  “难是相对的概念。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现在创业者被创投机构惯得门槛很高,天使项目动辄也要上千万元,但真正值得投千万级的创业团队都是稀缺产品。”东大创投所所长、家国创客合伙人罗国锋直言。

  前海梧桐总裁谢闻栗预测,未来一年整个行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年年中后一级市场的泡沫会跌到一定程度,同行的数量会在一年的时间内减少60%~70%,买方减少后,价格也会下滑。”

  解决投资难关键

  在于选对人和技术创新

  罗国锋指出,当前的投资难其实是好事,因为难才有价值。在中国,如果你是一个可以解决投资难的问题的人,你就可以成为常胜将军。“关于投资难,还是要自己解决内功的事情,最本质的还是要回归到投资人的本质,借助新技术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站在现在的角度,丁宝玉指出,作为一个专业的机构,必须要保持市场的敏感度和专业度,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在应对困惑上要有办法。他表示,未来有两类企业会生成:第一是综合类的品牌企业,但专一度仍然不能差;第二是专业类的企业,就是说做熟悉的事情,不求规模。

  在丁宝玉看来,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核心就是选对人,在人民币基金面临挑战的时候,第一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让选择项目的专一性增强,强调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提高;第二,中国未来的机会仍然很大,中国已经进入了好的创新的机会,好项目只要专业、勤奋,仍然可以找到;第三,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必须通过技术拉动,创投机构要专注于技术创新投资。

  罗飞则指出,未来的三到五年所谓的转型,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是企业形态的转型。企业形态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技术创新企业会成为全球性的企业。

  “这就是我们团队在硬科技领域包括材料科学还有生命科学以及数据科学加大投资的考虑,期待投入新的企业家团队的目标是真正让这个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罗飞说。

  谢闻栗表示,他们目前的基本策略是专注于投资新经济和基本成型且没有形成泡沫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一定投资潜在的准独角兽。

  周宁则指出,未来在投资环节,创投机构要做好四点:第一,聚焦技术创新的早期投资;第二,找好团队,要求领军人物必须有产业经验,要么在国外大公司做过,要么对产业未来变化有很好的预警;第三,专注技术落地,将技术变成产品、再让产品走向市场是投资后帮助企业成长最重要的过程;第四,专注细分市场的突破,从小范围建立优势。

  原标题:挑战与机遇并存 创投机构如何应对投资难?|财经频道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